首       页 新闻中心 行业专家 学员风采 在线考试 证书查询 求职信息 人才招聘
专业课程 风尚前沿 礼仪课堂 形象设计 形体训练 论文中心 教学工具 风  尚  圈
  人物排行榜
  资格认证
   礼仪培训师
   形象设计师
   服饰搭配师
   陈列师
   形象顾问
   色彩搭配师
   形象管理师
   广告策划师
   礼仪培训班...
   形体顾问
   发型师
   礼仪主持人
   模特
   包装设计师
   健康营养师
   化妆造型师
  课程推荐
·
·
·
·
·
·
·
·
·
·
·
·
·
·
·
·
·
·
礼仪培训  

礼仪培训师说“寒暄”的礼仪
信息类别: [礼仪课堂]  浏览次数:876次   发布日期: [2018-8-22]

    礼仪培训师说:“寒暄,本意是见面时嘘寒问暖,目的在于表示友好,向人打个招呼。几句恰到好处的寒暄,可让初次见面的人感到亲近,拉近关系,以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善于发掘双方的共同点,使感情互相靠拢,正是寒暄的意义所在。”

  初见

  尽管彼此生疏,见面不招呼、不问候,会给人以傲慢印象,是失礼行为。对那些不想与之交谈的人,可点头致意,对想要交谈的人,寒暄可先从问候开始,如“您好”、“今天天气真好”。接下来,最适合的话题是互通姓名,如“我叫张大卫,请问,您是……”为了拉近距离,寒暄的内容可更深入一些,如:您是哪里人?在哪个部门工作?这是建立亲近感,进一步交往、发展友谊的基础。

  熟悉人

  因彼此互相了解,寒暄用语应体现出更多关心和亲近,如“多日不见,近来可好”、“这些日子在忙什么”等。这些貌似提问的话语,并不表明真想知道对方身体怎样、在干什么,而只是表达说话人的友好和关爱态度,是想要与之交谈的前奏。听者可以据实回答,也可以把它当成交谈实质性问题的起始点,接续谈下去。

  用语

  与人寒暄,对象不同,使用的寒暄用语、口气也有很大差别。男士喜欢别人夸其幽默风趣,有风度;女士渴望别人赞美自己年轻、漂亮;老年人乐于别人欣赏自己知识丰富;领导者在乎听“平易近人”等赞语;儿童则爱听表扬自己聪明、懂事。一般说,对年长者要表现出敬重,而对年轻者则要表现出热情谦虚。对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用语、口气注意高雅,不用粗俗俚语,如“哥们”、“吃了吗”。对于文化程度低的人,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用“久仰”、“幸会”等言词,不穿插外语。

  恭维

  恭维对方是寒暄中经常看到的现象,如对初次见面的长者、有成就的人,要表现出尊敬、仰慕,如“我读过您的著作,受益匪浅”、“您的报告真的太精彩了”、“您比我想象的更年轻”等。这种恭维寒暄话语,听了让人心里舒坦,自然就拉近了彼此关系。不过,恭维不能过分,如“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之类,会让人感到不爽,效果并不好。

  忌讳

  寒暄用语忌讳不少,稍不留意,就会得罪人,如“你是刚来的吧”、“刚毕业吧”等,表现出对对方缺乏信任,会让对方不爽,可以预料,谈话将很难进行下去。寒暄切记不要涉及人们疾患,如对癌症患者,不宜当面谈论其病症;对肥胖者、身材短小者,不要把胖瘦、身材高矮作为寒暄的话题;在逝者亲属面前,忌说“死”,以说“去世”、“走了”为雅。

  过渡

  寒暄的话题十分广泛,天气冷暖、身体健康、风土人情、时政新闻、体育比赛等,只要态度谦和,用语得体自然,都会收到良好效果。不过,寒暄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进行交谈营造良好气氛,时间不宜过长,待融洽的气氛已经形成,要及时过渡到交谈正题上去。

  差别

  寒暄这一特殊语言领域,中西方有明显的差异,对外交往必须小心谨慎,注意不要引起误会。如在我们中国人之间,寒暄时常常喜欢以关切的口气,询问对方是哪里人,在哪里工作,到哪里去等,试图用这些寒暄话拉近彼此的距离,以表达一种亲切的情感。

  可是在西方,人们不认同,也无法理解这些话语的亲切用意,相反,他们会认为这是打探他们的隐私。在西方,像饮食起居、身体胖瘦、所购物品价格、个人年龄、工资收入、婚姻状况、党派以及宗教信仰等都属于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打听别人的隐私,不但有违礼节,也有干涉别人隐私之嫌。

  同样,在西方文化环境中,得到认可或普遍使用的寒暄用语,在我们这里却根本行不通,如夸奖女士漂亮,西方人常常会讲:“你看上去真迷人”、“你真是太美了”,西方女士听了一定会心满意足,会很感激。而在中国,如果一位男士在与女士寒暄时,使用这样的赞美语言,那是自讨苦吃,肯定会遭到女士的白眼,甚至被认为是轻佻、居心不良。

金正昆礼仪

 
【本网整理编辑:yexinxiong】【新闻来源:中国形象礼仪网综合整理】联系电话:01067490691
关于我们 | 合作交流 | 有问必答 | 在线咨询 |

中国形象礼仪协会    指导

形象礼仪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www.cn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3948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