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发展促进文化时尚活动成倍增长,各类时尚评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于是评委就成了活动举办企业、媒体节目争抢的对象。其身价早已今非昔比。一批专业功底扎实、点评犀利麻辣风格的评委深受观众欢迎。但与国际甚至港台评委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思想多元、口才优秀的人才更是相当匮乏。
几年前,包括央视在内的时尚节目评委,其酬劳大多在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之间,称之为辛苦费或者茶水费。而今象《超级女声》、《梦想中国》、《全家总动员》、《天使任务》、《我型我秀》等评选活动的评委薪酬,每场都在万元以上,甚至是去年2-5倍,某些知名评委的出场费已经达到3万每场。
今天的服装设计、造型设计、整体形象设计大赛评委的酬劳已经发展到“辛苦费或茶水费”的标准,可喜的是专业的设计大赛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专业评委的作用在比赛中越来越突出,这说明我国时尚事业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形象设计评委的职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同一设计作品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了,在其他比赛中却名落孙山;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了,在国内比赛中却难以问鼎。有的作品初选时险些被淘汰,在复议时获得机会,最后竟得了大奖。这些现象正常吗?形象设计作品的评价究竟有无标准?其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形象设计评价的专业标准和大众标准与形象设计评价的两个种类(专家评价和大众评价)相对应,形象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也有两个:一是由专业评委在评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评价标准——专业标准;另一个是广大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产生的评价标准——大众标准。存在两个不同的标准是合理的。专业标准把握专业水平,引导创作方向;大众标准迎合群众口味,丰富文化生活。在其他艺术领域,雅俗之分也是一直存在的。既然有两个标准,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评价结果,这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