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10月13日重阳节,一场隆重的乡饮酒礼活动在都江堰文庙上演。这一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传统礼仪不仅让围观游客感受了一次儒家尊贤敬老精神,连参与的老人也是第一盘见到。
陈器、立班、迎宾、序宾、扬觯、同饮、供馔、献宾、同修射礼、送宾……数十名演礼人员着深衣、玄端、礼生服、乐生服等传统服饰,揖让恭敬,步态从容,动作十分讲究,每一个环节都显得一丝不苟。把一杯酒喝到肚子里,这样的仪程确实不算少,却更加突显了对座上老者的尊敬。
据悉,乡饮酒礼是古时“嘉礼”的一种,是中国流传久远的教化活动,也是汉民族的一种宴饮敬老风俗,最早可追溯至西周,乡州邻里之间定期聚会宴饮,以敬老尊贤为中心。通常是州县的长官邀请当地耆宿乡绅共同宴饮,席间典礼主人要依宾客的年龄资历依次敬酒,以体现尊贤、敬老、礼让的美德。自汉以后的史书中均有举行乡饮酒礼的记载,后来乡饮酒礼又逐步和太学、地方儒学联系起来。
在古代,乡饮酒礼一般每年春、秋举行,地点设在县儒学内。被邀请参加乡饮酒礼的宾客称为乡饮宾,均为当地品行端方,在地方上较有威望的耆老乡绅。乡饮宾的选定先由儒学官员发动人员公举,经地方长官进行三代政审等考核批准后逐级上报本省督核准,甚至上报朝廷礼部,由县儒学正堂发给执照以为凭证,才能被准许受邀请参加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曾盛行于明清时期,此次再现乡饮酒礼,又特别选择在重阳节,目地在于教人以孝悌之道,传播儒家尊长敬老精神。”活动负责人介绍,以复兴传统礼仪文化为己任,重点恢复岁时年节和人生礼仪。乡饮酒礼其实就是一种饮酒的礼仪,是古代社会通过选定贤德尊长,在严肃场所,以宴会饮酒的形式来传播儒家礼仪、教化百姓。“名为饮酒,实在崇礼,以宣教化。”
形象设计 礼仪培训 中国形象礼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