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与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迪迪埃·戈巴克在北京进行了一场高端对话。他们以推动当代中国创意力量的发展为主题,剖析了中国和国际创意及时尚产业的现状,探讨了时尚产业发展的规律及品牌成功的模式,预测了行业发展的未来和趋势……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
有观察人士指出,这场对话的意义在于,不仅为中国创意和时尚产业积聚能量,为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建立信心,而且将为中国时尚工业在经济发展第2个30年的腾飞发动引擎。
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迪迪埃·戈巴克
必需品——活着,就需要创意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设计时代。很难想象,假若没有创意的话,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杜钰洲:
我们开始发展时装业时,就提到设计时代——不仅是服装,整个生活都进入了设计时代,都需要设计。不仅是形式的设计,不仅是款式,从设计生活、跨国组织,都要有创新。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设计力量有所提高。但是,中国服装业的文化创造力,软实力仍然比较弱,提升难度更大。现在是呼唤设计师创意的时代。
戈巴克:
我完全同意杜钰洲会长的观点。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创意的话,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实际上,创意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职业里,而且也存在于整个社会和整个人类的生活之中。我们的生活就是创意,活着就需要创意。
杜钰洲:
中国的设计师想要满足中国消费者乃至国际消费者对创意的需求,设计师的眼界、知识范围和所关注的范围要扩大,并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自然美”,二是“社会美”,三是“技术美”。这三个方面是现代人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自然美,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我们现在审美的一个重要内容,人的本质对象化,生产一个东西,要体现你的意识,要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比如说人们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宁愿多花10%的价格也要买环保性能的产品,这就是一种审美。
所谓社会美,体现了社会的、历史的尺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特定的生活方式,不能把中国几百年前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套用于现代,一定要符合历史的阶段性。
所谓技术美,技术是人的生存方式,有什么技术,就有什么生活方式。现在是梦想成真的时代,不能没有梦想,总把历史的东西拿出来,民族传统的现代价值怎么挖掘?多民族文化交融如何产生新的时尚?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适应美学思潮的变化……
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从再现美学,到表现美学,到形式美,这样一个过程。人们吸收历史积淀,如图腾,现在人不会再过那种生活,但使用图腾元素,就会有一种民族认同感。很多设计师,具有现代意识,如纤维成分、光泽,纤维产生的联想,等等,都是通过技术来实现的。一个新材料带来一种新时尚,如二战时的尼龙丝袜。
三者结合,对现代生活进行解剖。设计师如果和消费者心灵沟通了,那么,创造的东西是被接受的。让消费者自己去设计是不可能的,但他们看到符合他们需求的设计就会认为,这正是自己所想要的、所梦想的。这就是设计师要做的事情。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距离。
立场——创意要为消费者服务
“生活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基础,创意不是自我表达,它要为消费者服务,要为消费者创造一种生活方式。”
杜钰洲:
很多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服装感到新奇,却没有去购买,这是因为你的生活价值没有被肯定。生活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基础,创意不是自我的表达,是要为消费者服务的,要为消费者创造一种生活方式。
戈巴克:
我完全同意杜钰洲会长的观点。关于企业总裁与设计师的关系,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很多品牌都是面对庞大市场的营销型品牌。在这些品牌中,营销所占的分量远远超过创意本身。这些品牌都愿意聘用风格型的设计师。而这些风格型设计师肯定会遵从总裁对市场的看法与建议。
但是,一个品牌如果不仅仅满足于面对本土市场,而且希望到国际市场去发展时,单纯的营销方式恐怕是不行的,就需要创意和对创意的营销,这也就意味着,设计师一般能够制造出消费者没有体会到的对服装和创意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总裁往往会给设计师一定的条件和权力,让他发挥自己的创意,但条件是,他也要对市场的销售有一定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