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笑话,说是罗马教皇有一次去国外访问,第二天他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于是司机早早就到他下榻的酒店迎接。偏偏那天教皇心情特别好,想过把开车瘾,就和司机换了位置,自己开着车去会场。会场外头自然是已经列队迎接,忽然一个工作人员神情慌张地跑到大会负责人那里,着急地说,坏了坏了,不知道来了什么大人物?负责人问为什么,工作人员说,罗马教皇为他开车呢!
这个笑话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在需要礼仪的场合,坐在轿车后面的人处于尊贵的位置,开车的人基本上是专职司机。就算没那么严格的外事场面,一般人要是上一辆老板或者重要客户开的车,有时候需要坐什么位置,还真有点犹豫。
其实,需要礼仪的场合可大可小,加上现在私家车也多起来了,开自己的车,坐别人的车,人们的生活与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几个人一辆车,根据人的不同身份,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就构成了一个临时的小社会,什么人该坐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中国人喜欢说“礼多人不怪”,只不过是在说懂得适度的礼仪,在任何场合都能游刃有余。听说过学车的,没听说过学“坐车”的,但是坐车还真是有些讲究,怕是现在能运用娴熟的人也不多。
■要做绅士小心手
有女性同车的时候,为她开关车门是国际通用的礼貌方式,如果遇到下雨下雪,在她下车之前就把伞撑在车门口,绝对是容易获得满分的印象。不过直到目前,除非该女性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国内一般女性享受这种服务待遇的还比较少。所以,有绅士男性为女孩关车门,却因为女孩习惯自己关车门,两相冲突夹伤了手指。这种事件在今天也仍有耳闻。
■轻关车门
说到关车门,想起一个真实的段子,是去上海听那里的出租汽车司机说的,他们的意思是一听关车门力气大得好像练过铁砂掌的就是北京人,因为北京出租车大多是夏利,而夏利的车门不容易关牢是有历史的,因此北京人就养成了大力关车门的习惯。其实早几年,不光夏利,就是桑塔纳也时常有这个毛病,现在大部分汽车质量都提高了,坐别人私家车的机会也多了,关车门这个事情大可以点到为止,爱护人家的车子,也爱护人家的耳朵。
■音乐说明心情
另外的一个小细节,是关于车内的音乐,在车里放音乐原本的作用就是调节气氛、放松神经。如果车主人把音乐放得很轻柔,表明他心情不错,或者他对车内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满意,但是如果他在你讲话过程中忽然把音乐声音调高,那只可能有一个原因:你太罗唆了,闭嘴吧。
■带走你的垃圾
还有一些行为是关于礼仪的,但是如果有的话,那已经不光是不礼貌的行为了,可以归于不文明现象了,比如,乘车过程中,把脚放在座位上,或者是车前面的仪表盘上,往窗外丢垃圾、吐痰等等。不管是坐朋友的私家车还是出租车,下车时都应该带上自己制造的垃圾,别把人家的车子当成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