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CI品牌的探讨,应该是CI与企业战略同样深刻的又一个问题。
从CI的本质功能研究,“亚太”提出“CI是战略、是过程、是培育品牌的必由之路”,提出“品牌后面的文化,品牌后面有CI”的观点。说明CI核心动力在于创立品牌、培育品牌、推广品牌、管理品牌,与日俱增地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在促进市场销售业绩提升的同时,为企业不断积累着巨大的品牌无形资产。
从发展的角度研究问题,我们现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CI的核心任务将是以品牌策略为主导,重在增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帮助企业战胜竞争对手,永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再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讨论,CI策划从品牌诊断不入手,再制定出适合该企业品牌培育或品牌提升策略,无疑是最具价值的CI策划。它远远地将形式化的理念、视觉、行为“三大识别”的程序化CI设计抛在后面,单刀直入,直奔要害问题。在本书第二十三章的“诚利集团”的CI策划案中,已经提及在“诚利食品”品牌整合之后,对公司组织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尔后再启动形象设计和产品推广活动的案例。这里,我们再举另一家“亚太”为之策划CI的企业为例——
这是一家总部设在广州的多元化产业结构,跨国经营的集团化民营企业:天健集团。其产品包括95%以上出口的钢家具,以建材为主导的大型物流广场和收购国有企业江门造船厂。
对于这样一个跨行业、跨地区,乃至跨国经营的民营企业,希望在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公司改制中再上台阶,三年成为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公司CI应该如何切入?
“亚太”在企划调研中发现,这家民营企业跟珠江三角洲,或者说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一样,他们在商号、商标等这样一些至关重要的品牌要素问题上,简直是有如一张白纸,可以说几乎没有品牌意识。从他们命名的随意性、封闭性、零散性等就足以看出——
天健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共有8个:天健、天星、天伟、家美、银河、天河、江门、富城。其注册商标有8个之多:天健、三象、兆星、粤星、广星、天星等。
这么多商标没有一个知名的。产品95%出口,基本上是为外商中间品牌加工,属贴牌生产性质,大部分利润都被外商赚去,他们只为获取10%左右的生产加工利润。
对于这样的现状,企业做CI应该解决什么根本问题?难道仅仅是设计问题吗?设计能帮助他们获取多少利润?
“亚太”认为:强化品牌意识,整合品牌意识,确立主导品牌,启动品牌战略,将自己从贴牌生产、低层面加工企业望自创品牌层面提升,才是获取高额产品利润、长远发展的核心问题。
然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懂得做品牌的实在太少。由此可见,我们CI的任务是何其任重道远。
我们再举“亚太”CI另一个案例株洲车辆厂为例。这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用了45年的大型国有企业,工厂属下一大群子公司、孙公司。这些子公司、孙公司的商号五花八门,铁达、车城等多达几十个。传播混乱,极不统一;档次很低,缺少内涵;封闭概念,厂区使用,……
这一现状纯属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问题在于:随着国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它们都将被推向市场经济大潮,参与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竞争!而他们至今还不明白什么是品牌形象、品牌战略、品牌价值之类的概念,如何去同哪些潮水般涌来的国际品牌直面竞争呢?
这难道不是我们CI策划人的任务吗?
上面举例的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再上台阶需要整合品牌;国有企业转制走向市场,需要创立品牌;更有众多的新兴企业或新产品推出,需要借助CI包装上市,一举成功,实现销售目标和品牌目标,特别的那些化妆品、药品、酒类产品、饮料、服装、鞋业等日用消费品更是如此。
所以我们说:品牌策略是CI策划和推动的核心问题,也是检验CI公司策划与深度的标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