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圈愈演愈烈的口水战,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讲倒未必一定是坏事。它或许可以让这个圈子痛定思痛,从而促进成长与成熟。
口水战是放大镜
为什么有如此浓重的江湖气,只顾竞争不管企业和行业声誉?首先,IT是非常年轻但聚集财富速度最快的一个行业。因为机会多,所以整个圈子在利益的驱动下稍显浮躁;其次,国内IT行业的从业者大都是技术出身,认识不到市场和公关的重要性,但自我表现意识又特别浓,于是把自己错误地定位在了企业形象代言人的角色,不能把握好CEO形象和企业形象之间的正确尺度。
这场口水战就像一面放大镜,把行业内存在的各种形态都暴露在了公众面前,是一个企业反思,消费者清醒,从业人士归位的机会。
公关应上升到战略角度
口水战,冲在第一线的原本应该是公关,娱乐圈明星之间的口水战尚且有经纪人发言,IT行业却直接省却这一环节了。
大多数的CEO常不把公司里的公关人员当回事,原因是他们认为公关部门并没有多大价值。美国《CEO》杂志报道说,“曾经辉煌一时的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的CEO Geoffrey Bible的教训值得借鉴,当公司产品会引发癌症的诉讼发生时,他拒不理睬公司公关部的建议,最后导致公司不得不改掉名字,变成Altria。”
但我们看到,在与公众相遇的跑道上,总裁与企业的核心成员们总是冲在最前面。
科闻100公共关系(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汤蕾认为,公关人员的强项不仅在于他们能用专业的嗅觉察觉来自公司内外的微小的情绪波动和改变,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可以在最合适的时间用更专业的技巧、更合适的渠道对外披露企业的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