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万物蓄养待发的时期,阴气下沉,阳气升发,也是净化调养身体的最佳季节。长春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裴智梅说,春季养生要遵循“顺四时而适寒暑”的法则,在衣、食、住、行上做时令的调节,坚持适度春捂,吃热量甘润的食物,常开窗通气,科学合理出行。
衣:适度“春捂”很必要
“说是春天,但北方的春天其实还是很寒冷,风大不说,而且气温不稳定,时风时雨。”裴主任说道。她表示,不少人包括一些年轻的关节炎患者,到了春天时,气温刚一升高就迫不及待地脱下棉服换上春装出行,俏是很俏,但这样对身体保健一点好处都没有。
衣少容易受寒,人体的防御功能就会出现缺口,不但会导致流感、关节炎的发生,也会导致百日咳、猩红热等疾病。裴主任表示,“春捂”是为了让人在体内产热量下降后免遭春寒的侵袭,但至于要捂到什么时候,则要根据个人体质的好坏来决定。但关节炎患者也不要穿的太多了,穿多了易出汗,也会受寒。“老人、孕产妇、婴幼儿等体质较弱的人,在春天时不要过早地脱去棉衣,关节炎患者特别要注意脚部和关节部位的保暖”,裴主任说道。
裴主任说,春天时冷时热,不少人出汗了不及时擦去,由此着了凉生了病。还有一些年轻人热了,就会敞开衣服走在路上,劲风一吹更是有害。因此春天的衣服最好是选择宽松型的、吸汗性强一些的棉织品。“传统的养生观念认为春季衣着最好是‘上薄下厚’”裴主任说,老百姓常说“寒从脚底生”,她表示,一般而言,人体的下半部血液循环都会比上半身差,容易受到风寒的侵害,因此下半部的保暖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主张下身穿得要厚一些。另外,鞋子的保暖性也很重要。一双合适的鞋子应该是穿着舒服、保暖性好、防潮性好。
食:宜吃高热量甘润的食物
“春天时气候变化较大,一些细菌和病菌繁殖的很快,比较容易侵犯人体,这个时候科学的饮食原则很有必要。”裴主任说道。早春时,天气仍然比较寒冷,尤其是北方的天气,人体为了御寒就要消耗一定的热量,因此春季在饮食方面的养生就适合吃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例如谷类制品,或是花生、核桃等食物。高蛋白的食品则可以多吃鸡蛋、肉类食品。
裴主任表示,为了抵抗春季细菌和病毒的侵犯,春天的饮食还应该坚持抗病毒的原则。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的水果和蔬菜,例如西红柿、小白菜、菜花、胡萝卜、柠檬等,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抗病毒,提高人体免疫力。“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相对应,如果肝气过盛,会对脾胃功能不利。”裴主任表示,这个季节可以适当吃点甘润的食物。蜂蜜、牛奶等都有滋养的作用。另外,春节还应该多喝水,对抗干燥的气候。
裴主任说,春天的饮食讲究甘甜健脾、清淡利湿。有诗云“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春天饮食养生的另外一个诀窍是饮茶,尤其是饮花茶。春天时,人体正处在舒缓状态,此时此刻多喝点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可以帮助我们驱散体内的寒气。淡淡的茶香也能帮助我们振作精神,对抗“春困”!品一杯花茶,心情也会在茶香中节节攀升。
都说春天的天气是小孩的脸,一时晴一时阴。春意暖暖时,街上的冷饮也兴旺起来。裴主任提醒大家,不要过早贪食冷饮,以免伤胃损阳。尤其是小孩子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脏腑的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对冷饮没有节制的话,时间久了容易出现厌食、消化不良,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住:早睡早起常伸懒腰
民间有谚语:春困秋乏夏打盹。一到春季,人们常常有倦怠感,总觉得觉不够睡,容易疲劳,裴主任解释说,这就是所谓的“春困”!春困不是病,它只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气候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春困一样会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医认为对付春困的办法,应该是早睡早起、加强锻炼、陶冶身心、调整饮食方式。”裴主任说。
具体就表现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多为室内通风换气,新鲜的空气有利于刺激大脑,缓解疲惫感。也可以多参加体育活动,例如跑步等有利身心健康的活动。“春天大家常有懒洋洋的感觉,总觉得四肢没劲,不妨常伸伸懒腰,这样做有利于身体舒展,预防风邪!”裴主任说道。做到不睡懒觉,早上起来多运动,散步、慢跑、做做广播体操都是不错的选择。
家庭居室绿化是春季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裴主任说,花草有助于人的健康,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绿色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物质,消除噪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