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行业专家 学员风采 在线考试 证书查询 求职信息 人才招聘
专业课程 风尚前沿 礼仪课堂 形象设计 形体训练 论文中心 教学工具 风  尚  圈
  人物排行榜
  资格认证
   礼仪培训师
   形象设计师
   服饰搭配师
   陈列师
   形象顾问
   色彩搭配师
   形象管理师
   广告策划师
   礼仪培训班...
   形体顾问
   发型师
   礼仪主持人
   模特
   包装设计师
   健康营养师
   化妆造型师
  课程推荐
·
·
·
·
·
·
·
·
·
·
·
·
·
·
·
·
·
·
详细信息  

碎片化媒体时代公关
信息类别: [公共形象设计-公关]  浏览次数:881次   发布日期: [2016-10-20]

    (中国形象礼仪网)变革是大多数人不愿触碰的话题。因为所有的“变革”从来都不是“摇身一变”。要有牺牲、要有放弃、要有坚持。总之,鼎故革新,一直都是痛苦的——这是变革的第一个属性。变革的第二个属性是一定会有促进变革的动机——有些变革是因为利益要重新分配而驱动完成的,这样的变革,一个概念足矣;而有些更具质感的变革,动机则来自外部环境,是“被迫驱动”完成的,不变则死。
  今天的公关行业变革,就是第二种,但是很多人却把它做成了第一种。
  在这个行业做久了,有些事似乎习惯成自然——一个流弊的案例印证了创意的伟大,我们是优秀的团队……某一天,又一个漂亮的数据印证了自媒体的伟大,我们是优秀的自媒体运营……这么显而易见的发现,让新公司、新媒体赚够了人气,赚够了红利。
  可是我们会发现,同一个团队、同一个大号、同一个品牌的第二个流弊案例在哪里呢?
  以我17年公关行业从业经验的记忆,似乎这样的事情,往往都发生在每次媒体的变革期,比如互联网兴起的初期、视频媒体崛起初期、论坛兴起的初期、SNS兴起的初期、微博开创初期、微信的初期,一直到今天的直播。
  而曾经被认为可以颠覆行业的公司大多成为了先烈,因为这只是第一种变革(让我们默默的纪念一下曾经辉煌的他们……)
  媒体和内容,是传播的基础,这就像李强的儿子不会因为自己姓李,就超越了李强。所以,显而易见,用“媒体和内容”去干掉“媒体和内容”,和让力气最大的勇士把自己抬离地面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听到这里,大多数已经活过10年的传统PR公司老板可能会长舒口气吧?然而这还不是结论。
  事实上,今天互联网不断的碎片化(其实早已进入“渣”化状态)、去中心化,却让我们不得已要面对“第二种变革”。
  这比面对“第一种变革”更加糟糕。
  “碎片化、去中心化”无需辩论,各家PR公司的PPT里经常提到,关键是这一页的后面是什么?如果又是创意和大号,是不是过于牵强呢?我认为凡事有利有弊,碎片化的好处和坏处其实都很明显,好处大概是:
  第一,传播门槛低了,每个人自己朋友圈的分享,就有一定的传播价值,而成本是零。
  第二,离用户更近了,不再需要“哈”着渠道去打听,用户喜欢什么,不再需要“哈”着媒体去告诉用户你的卖点,我们只需要来自用户的一个回复可能就够了。
  越来越多的企业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些利好,所以开始大规模投入,自媒体、大号投,H5各种尝试,包括网红。某公司利用数百网红搞直播,费用100万,同时在线200万,效果那叫一个“好”。且慢,仔细算算帐,发现非精准用户的单位曝光成本5毛,7亿网民来一遍,3.5亿就出去了,得到的只是一次短暂对妹子的追捧,当然还附属了产品。而做H5呢,10万的制作费不贵,效果呢?自然也是“好”的不要不要的了,催生了一个新的产业——刷量。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上帝给你打开一扇窗,一定给你关上一扇门。碎片化除了利好,还有“利空”:
  第一,海量的信息让所谓的“创意”不再有吸引力,因为我们在和7亿人战斗,每日创意多如牛毛,一个Big idea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就像网上如果出现1万个郭德纲,你的笑点还那么低吗?
  第二,看似便宜的自媒体,在流量疯狂增长的情况下被疯狂稀释。很多“大号”粉丝都是百万级,又如何?被看到、被阅读、被记住的寥寥无几,要想在数千万媒体中找到优质媒体,如同大海捞针。
  第三,即使找到了性价比较高的媒体,甚至使用所谓“无成本”的回复、分享、发帖等工作,数量也变得极其巨大,人力投入居高不下。
  这时,我们发现碎片化带给我们的利空远远大于利好,我们面对的是近20种媒体、1000万个媒体单元(1分钟看1个,1天看500个,1年10万个,需要用100年),每日数亿条信息、5种传播手段的复杂环境。
  我们既“看不到”、也“看不清”,更“做不到”,而这种现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不可逆转的,公关行业所要面对的,要么找到一条出路,要么被互联网的碎片化扯得粉碎。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这时我想起了某人给我讲述的某公司的“粉丝运营工作”。所谓的“粉丝运营”,其实就是近百名工程师在微博上与用户互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互动是愚笨的,但却是井然有序的。我算过一笔账,一个工程师1天至少可以和300人进行互动,一个工程师一个月的薪水如果是1万元,那么这种精准的互动花费大约是一个月100万,带来的结果是100万精准用户的到达。一个精准用户成本是1元,这是很高的投入产出比。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如果你把碎片化媒体的利好全部收尽,而有效减少利空,效果一定会提升。只不过,行业发展的思路和作业模式,似乎就会与今天的公关完全不同。今天做公关,大多是自由豪迈地驰骋在自己的会议室,天马行空地做头脑风暴。而实际上,一个排期动辄千万,一个创意价值百万的场景,早就应该荡然无存。
  今天的作业模式,更像一个现代化工厂,每个动作都在创造一点价值,通过高频、可复制地运转,进而实现了传播的高附加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同成百万的精准用户进行互动,需要明确每个营销人员的具体职责,并且通过科学管理实现这一切。
  这一切也像是一场全球战争,有“雷达”为我们看清环境,有“决策系统”为我们预知风险、把握机会,有“武器”和“组合化团队”保障有序作战。
  这一切也更像是工业4.0——大数据、生产线、机器人。
  营销是个传统的行业,过去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我们拒绝了信息化的发展,始终保持小而美的“作坊式”作战思路。
  但是今天,资源公共化、创意多元化,信息化发展已经不可避免。我们会被环境推着从1.0直接走向4.0。可以预见的变革是,在新的营销时代,客户的数据被实时抓取,预设的营销参数驱动我们的工作——从回复,到撰写、创意、媒体传播,甚至KOL关系维护。在执行平台上,传统的各项工作任务被细分、打包,形成具体的任务,被最佳资源方领取,企业营销资产逐渐强大,公关公司根据自身优势提供策略、管理、内容、媒体等智能输出。这样的变革必然会发生,而且已经发生了。我们现在就正在用这样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适应的过程之后,就是崭新的营销模式。
  面对“第二种变革”,我们不应该恐惧,不应该犹豫不决,更不应该自欺欺人地避而不谈。因为环境变化所推动的“第二种变革”,绝非洪水猛兽,而是一种新的机会,一种可以促进产业升级的机会。虽然看起来会令我们一时手足无措、质疑、难以适应,但却一定会让我们变得更智慧、更成功。

  如果有兴趣,欢迎来网娱体验一下自动化营销作战系统的魅力,我们不见得是对的,但是不尝试一定是不对的。

 
【本网整理编辑:敖丽】【新闻来源:中国形象礼仪网】联系电话:01067490691
 
关于我们 | 合作交流 | 有问必答 | 在线咨询 |

中国形象礼仪协会    指导

形象礼仪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www.cn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3948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6033